現在的電影評論,最怕劇透,讓還沒觀看電影的人失去了觀影樂趣,所以影評文都會提醒看完電影後再讀評論。看電影時我們想盡量體驗未知的驚奇與樂趣,但面對真實人生,我們的態度變得正好相反,我們想要窺看未來來減輕未知的焦慮,所以占卜術就成為真實人生的劇透媒介。現實人生的苦痛是需要親身經歷的壓力,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藉由劇透來讓未知成為可掌握的「知」,而電影的苦痛是故事中的主角在經歷,所以我們反而想要保留未知來放大觀影樂趣。
但知道未來的人生真的比較好嗎?有很多電影已用時光機的主題給我們很多思考空間,或者電影《異星入境》以外星人的語言,讓主角得到了觀看未來的能力,卻知道了未來出生的女兒會早夭,這時人就會面對要避開痛苦的未來,還是如常面對的抉擇。電影裡的女主最後選擇了已註定好的人生,但看著即將死亡的女兒,我們真的能夠認為知道未來比較好嗎?最近有一部愛情電影,同樣用時間問題探究了未知與已知的生命處境。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你約會》並不是好懂的故事,相愛的兩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設定中相遇,男主走的是正常時間方向,女主走著完全相反的時間,也就是男主跟女主相遇的第一天,對女主來說是他們相見的最後一天,對男主來說的過去,對女主來說是未來,所以男主跟我們一樣,每天都在未來的未知中與人相遇、相愛,但愛上男主的女主,是從他們分手的那天開始回頭走向相遇的第一天,她沒有跟男主一樣的回憶,所以只能從男主的分享中記錄曾經發生的事,並且在未來的時間依照男主的記憶演出。到這裡很多人開始會感到混淆,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劇情?如果看過電影就會全然明白兩人的時間困境,簡單來說,女主已然知道所有未來會發生的事,她的愛情故事只是跟著已發生的劇本演出,而對男主來說,一切都是未知,所以不確定與不安。
如果我們全然知道這次的談戀愛會發生什麼事,何時相遇、何時擁抱、何時分手,你會在這樣的關係中感到幸褔嗎?還是寧願選擇什麼都不知,而讓未知帶給我們對未來的驚奇?我想這兩種情境需要很不一樣的生命態度。在未知的人生,大部份的時間都會在期待與擔憂未來中度過,雖然身體在現在,但心思永遠在未來,所以過著身心分離的不安的生活。在已知的人生,未來已經確定,所以不再需要我們的揣測,但更需要好好體驗當下的每一刻,我們的心全然的投入在當下。未來的已知雖感覺失去了驚奇與期待,但我們就算知道下一刻會吃什麼,到沒有吃到以前,永遠不會知道那是什麼味道,所以發生什麼事,與那件事帶給我什麼樣的體悟,其實不一樣的,所以體驗的驚奇猶在,但卻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去面對已知的痛苦。
《明》這部影片雖然是愛情片,但更出色的帶出了兩種面對生命的態度,占卜時很多人想要知道未來的答案,但我們並沒有準備好接受「不如我願」的未來,所以如果占卜答案不如意,會選擇不相信或當作參考,但如果如我意,就會開心的全然接受。所以我們面對未來的答案時,其實是抱著選擇性的態度,答案不好就不聽,答案好就相信。如果占卜只是為了接受讓自己開心的答案,這與逃避不如意的人生其實是同樣的態度。在《明》的女主明明知道每天會發生什麼事,也知道與相愛的人何時分手,她並沒有選擇性的接受未來的一切,快樂與痛苦在她全部接受時,她也才能在已確定的未來中好好的談戀愛、好好的愛一個人。同樣地,在《異星入境》裡的女主,雖知道女兒會早夭,但還是選擇生下女兒,並與她度過珍貴的每一天,女兒帶給她的美好與死亡的痛苦才是完整的人生,這兩位女性都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好好的活在當下的每一刻,並在已知的未來還是活出美好人生。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