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塔羅牌裡的「死神」並不實指肉體的死亡,它是一個象徵、是一個比喻。在抽牌時,「死神」牌的出現代表某個事件、階段或經歷的結束,但「死神」牌在死後重生的希望中,免不了還是會帶來一些痛苦。但到底「死神」牌會讓我們經歷哪些痛苦呢?
1969年,美國藉瑞士心理學者伊莉莎庫伯勒斯發表了「哀慟五個階段」的理論,從此我們對面對災難或疾病死亡的人的心理歷程有了各為具體的認識。依照她的理論,當人面對自己的死亡時,會經歷:否認、忿怒、討價還價、抑鬱與接受的五個階段。如果從確疹為癌症並且無法治療為案例來看,一開始我們會有的反應就是「否認」,也就是不想相信自己即將死亡。再來是「忿怒」,氣憤為何是自己遭遇這種事而不是其他人。
之後會開始「討價還價」,也就是用一些條件來延緩自己的死亡,例如會透過改變一些行為或習慣,希望可以得到生命的延長。過了這三個階段後,如果疾病沒有好轉,病人就會進入抑鬱狀態,也就是開始面對自己即將死亡的事實。很多親人在這時候不斷想給生病者打氣或否定病者的負面情緒,但走過抑鬱,我們才能走到最後的「接受」階段,開始正式死亡這件事,並且為自己所剩不多的時間做最好的安排。
之後會開始「討價還價」,也就是用一些條件來延緩自己的死亡,例如會透過改變一些行為或習慣,希望可以得到生命的延長。過了這三個階段後,如果疾病沒有好轉,病人就會進入抑鬱狀態,也就是開始面對自己即將死亡的事實。很多親人在這時候不斷想給生病者打氣或否定病者的負面情緒,但走過抑鬱,我們才能走到最後的「接受」階段,開始正式死亡這件事,並且為自己所剩不多的時間做最好的安排。
庫伯勒斯的理論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的經歷,也不代表五個階段都會依照順序出現。但無可否認的,這些卻是人在面對死亡時普遍會有的情緒與心境。雖然庫伯勒斯的理論是應用於面對死亡的人,但有沒有可能當我們的生命在成長中經歷過去行為、觀念或習慣的改變,也就是過去我的某個部份要死亡時,會不會也可能經歷這些情緒呢?
偉特牌的「死神」圖像描繪了四個面對死神的人物,倒地的國王、祈求的教皇、逃避的少女、好奇的小孩。這四個人物似乎也各自代表了面對死亡時我們會有的態度。頭轉向另一邊想要否認死神的少女、向著死神祈求的教皇是在討價還價嗎?倒地的國王是不是早早放棄了努力?任性的向著死神用一死來抗議?但最後是好奇的小孩,仰頭望著騎著白馬出現的死神,沒有逃避與害怕,而是面對與接受。曾經有人問我,「死神」牌如果代表改變,那它的改變與其他牌的差別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抽到死神牌,代表在改變前會經歷圖像裡四個人物的情境,待這些情緒經歷完了,才會迎接黎明的到來,所以「死神」的改變通常也代表緩慢的痛苦經歷。
如果「死神」是痛苦的,有沒有什麼方法避開死神呢?猶如肉體死亡的不可抗拒,在靈性的成長階段,也無法逃避「死神」牌的到來。但不管是心理學還是宗教,都認為靈性的暗夜與苦難,是生命成長與幸褔的必經道路,帶領我們進入更圓滿的生命狀態。換句話說,經歷過生命黑暗的人,也才能體會光明帶來的美好。如果你正在經歷「死神」牌的轉變,不管你是在否認、忿怒、討價還價還是抑鬱,我們要學習的是對死亡的接納。猶如牌裡的圖像,死神雖然恐怖,但遠處太陽正要升起,接受死亡也是迎接新生命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